1月8日,生猪期货在大商所挂牌上市,上市一月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价格走势基本反映未来现货市场发展预期,产业客户稳步增加,实现了“稳起步”,并初步体现避险作用和稳预期作用。
交投理性,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截至2月8日,生猪期货共计运行了22个交易日,期间累计成交量41.2万手(单边,下同)、日均成交1.9万手,成交额.7亿元,持仓量稳步增长,日均持仓量2.2万手,日均成交持仓比86%,规模较为稳定。从市场运行情况看,受市场对未来生猪供求趋势预期影响,生猪期货首月价格总体呈现下跌走势,近日考虑到冬春季节为生猪疫病高发期,有的养殖企业将生猪提前出栏,对下半年的价格预期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价格有所反弹回升。2月8日主力合约LH收盘价元/吨,与上市首日收盘价基本持平,相较挂牌基准价下跌12.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末全国生猪存栏万头,生猪存栏连续5个季度环比增长,恢复到年末的92.1%。“当前生猪期货价格反应了市场对今年9月及以后生猪供应的总体情况好于去年的预期。”国泰君安期货农产品首席研究员周小球表示。
针对1月下旬以来现货市场价格下降,市场人士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因素:一是小年已过,春节前大规模备货基本结束,屠宰企业陆续开始放假,需求降低;二是国家冻肉储备陆续投放市场,元旦前至今,华商储备中心共组织开展5次冻肉投放,并计划于2月9日再次投放,元旦前至春节前累计投放16万吨;三是散户节前抛售清栏意愿较强,加大了供应;四是冬春季节作为生猪疫病的高发期,有的养殖企业为了避免感染,将部分生猪提前出栏,在增加了近期供给的同时,这也对未来价格预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光大期货生猪研究员孔海兰指出,经历前期下跌行情后,1月底,LH、LH合约跌至当前的养殖成本线附近,期货价格止跌企稳,其后出现小幅反弹,但市场目前仍对存栏恢复较为乐观,期货价格窄幅震荡。“目前养殖利润仍较为乐观,养殖企业补栏意愿较强,存栏恢复大趋势不变,但疫病仍是影响生猪产能与未来出栏的主要因素,参与者要特别防范疫病可能引致的价格波动风险。”她说。
为产业提供风险管理新工具
据统计,生猪期货上市以来,共计逾家单位客户参与了生猪期货交易,包括温氏股份、正邦科技、中粮肉食等在内部分大型生猪养殖集团。截至2月8日,单位客户日均持仓占比37.7%,较上市首日提升了1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牧原股份、金字火腿等上市公司在此期间也公布了拟参与生猪期货套期保值的相关公告。
武汉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业养猪公司,公司在生猪期货上市后便第一时间参与了期货交易。公司投融资经理雷晨告诉记者,公司以生猪养殖为主营业务,面临着较大的生猪价格波动风险,期待利用生猪期货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目前已开展的套保规模大约手,并已较好达到了套保目的。“生猪期货的上市不仅为企业安排生产计划提供了参考依据,更为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的良好工具。生猪期货上市一个月,价格下跌后企稳,基本发挥了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在经历了前期熟悉交易规则、交易下单的阶段后,我们已开始在生猪行业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他说。
周小球也表示,目前头部的养殖企业基本已经参与或者随时准备参与生猪期货,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与上下游客户进行基差贸易的尝试,市场定价模式多样化加速。“目前生猪贸易主要是每日定价,远期定价和长期定价模式较少,生猪期货价格可为市场提供远期价格参考。”他说。
生猪“保险+期货”初见成效
生猪期货上市后,不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