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再增四人
TUhjnbcbe - 2021/4/7 19:26:00

近日,国家文化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大连地区有四位传承人入选,分别为传统音乐类——复州双管乐传承人乔忠新、曲艺类——东北大鼓传承人陈世芳、传统美术类——庄河剪纸传承人韩月琴、大连核雕传承人韩志耀(排名不分先后)。至此,包括复州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宋国超、金州龙舞代表性传承人李成家在内,我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

目前,全市在册登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9人,市级人。他们在保护大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文化技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大连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不可或缺的人才队伍。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多年来,我市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掘机制,深入推进传承人评审机制、考核机制、扶持机制、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多层次的传承人队伍。并通过活动保障、场所保障、资金保障,使非遗传承人安心传承,开展免费带徒、传授技艺,为大连非遗传承后继有人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复州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宋国超

宋国超,年生人,是目前中国极少的掌握全套皮影技艺的民间艺人之一,是第四代传人。

近年来,他组织皮影剧团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断地在乡村、学校、敬老院演出,来到大连市内各区甚至远至陕西、甘肃等地演出,以其全面的业务能力和有效的组织能力,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年9月,宋国超还应邀在瓦房店得利寺镇中心小学传习所开设皮影戏课程,希望在小学生中普及这门传统艺术。

宋国超有很多绝活:能操上影和下影,能唱大、唱生,还会吹唢呐、打武场,会雕刻皮影戏的影人,能抄写、整理影卷,还能改编、创作影卷(如:《孟姜女》之《送寒衣》、《锁阳关》之《沙场情缘》等)。他希望复州皮影在自己这里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扬光大。

金州龙舞代表性传承人李成家

李成家,年生人,金州龙舞第七代传承人。为了能让金州龙舞的技艺发扬光大,他想了很多方案。先后在金州区第一幼儿园、金州区第二幼儿园、杨家小学、吴家小学开办传习所,培养传承人,传授扎龙技艺,组织展演活动。先后扎制大、小龙18条,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创新。他扎制的龙,工艺精巧,造型美观大气、栩栩如生,龙体结构合理、大小适宜、轻便灵动、便于舞耍。年,李成家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民间艺人,年,又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复州双管乐代表性传承人乔忠新

乔忠新,年出生,现居瓦房店市复州城镇。13岁起向外祖父汪永元和当地著名艺人于成录学艺,后拜著名双管演奏家刁登科为师学习双管技艺。近年来,除在当地及周边演出外,还到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进行展演和传承活动。20多年,他共培养学生40余名。

大连电视台、《大连日报》、《大连晚报》、《瓦房店日报》等媒体曾对乔忠新予以采访和报道。年获瓦房店市鼓乐大赛奖;年获复州城“城市风貌”活动特别奖。

在复州历史上,民间鼓乐班众多,双管乐艺人更是层出不穷。有许多家族,连续五六代从事民间鼓乐演出。一路坎坷,历经风雨,他们矢志不渝,奋力前行。正是由于像乔忠新这样一代代的艺人们的自觉和坚守,才使复州双管乐这门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至今。

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陈世芳

陈世芳,年出生,现居复州城镇,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姐姐——东北大鼓第五代传承人陈世新学艺,年末重返故乡复州城镇,延续姐姐的艺术生涯。

近年来,陈世芳致力于东北大鼓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牵头成立了“瓦房店市复州东北大鼓艺术协会”,并以协会为依托,号召众多艺人投入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东北大鼓的事业中,深入学校、社区、部队等多角度、多地域地进行展演、交流、宣传、推广、讲座、授徒的工作。尤其是在培养少儿学员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陈世芳也于年被授予“感动瓦房店”十大人物荣誉称号。

庄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韩月琴

韩月琴,年出生在庄河冰峪沟,是目前庄河剪纸艺人中的代表性人物。中国剪纸高层论坛评价韩月琴的剪纸说:“她的吉祥如意剪纸简练概括,脱形写神,粗犷神奇,巧妙运用传统吉祥纹样将概括与夸张、比喻与谐音、寓意与象征手法生动地运用到剪纸中,达到神似大于形似的效果,把吉祥如意主题发挥到极致。”

韩月琴是一个文化志愿者,是一名传承人,不但要传承自家人,还要传承给更多的人,多年来她始终有一个心愿:把庄河剪纸继承并传承下去。她担任了大连市剪纸学会副会长,参与和组织了多届市民剪纸大赛和多次剪纸展览;她在中小学和街道创建剪纸活动基地,经常到乡镇、街道和学校开班授课,毫无保留地传授剪纸技艺,发现和培养剪纸新人。

大连核雕代表性传承人韩志耀

韩志耀,年出生于大连,师承家艺,潜心研究,创作核雕数十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核雕传承人。

年,经过六个多月的考证、揣摩、研究,按照《核舟记》文章中写到的细节,韩志耀在桃核上成功地还原出《核舟记》。年在中国第二届民间艺博会上,《核舟记》获“山花奖”。随后,他还实现了雕刻技艺历史性的突破,达到了转动的人物、转动的多层球的新境界。年5月,作为辽宁代表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辽宁文化周展演。年5月,辽宁省文化厅命名韩志耀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代表。年他的作品《上河图》再次荣获“山花奖”。

韩志耀希望自己能够不断突破,在非遗的传承上绝不仅仅做一个复制者,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继续开拓核雕世界那些未知的技艺领域。他希望自己能以一个创造者的姿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使核雕文化更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气息。

查看完整名单,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再增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