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与它的名字一样
朴实的渤海之滨小城,
以工业与农业闻名。
还记得瓦房店公交线网图1.0版吗?你一定还有印象吧?
好了,现在忘掉它,让我们马上揭开v2.0的面纱。
这一次,李林欣仍然挑起了数据搜集、更新、整理的大梁——也正是他拿手的。他仍在暑假里一个一个线路的坐完所有线路,对待他的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数据都悉心维护。
v2.0的新特性至少有以下这些。
这半年里,少不了高志涵和李林欣的配合协作。
强迫症×马虎大王
谈一谈高志涵的设计历程。
第一次制图时,初学AI,完全不顾是否实用、是否美观,甚至还有错谬。所以在v1.0出炉后,高志涵便开始筹划v2.0重制。
制作公交线网图的初心从没有变——在一个小体量的城市里,公交信息的体量也是在可控范围——一张A3纸内的。而由于国内地图App的内容提供商都对这种小城市不甚感兴趣,所以瓦房店,以及类似于它的成百上千个人类聚居地的公交信息,都难以被实时更新。
线网图的原型是李林欣的Alpha版,高志涵在他的工作之上进行诸多优化。在1.0中,由于技术问题,高志涵的很多思路都被工具困住了。不过在2.0的创作过程中不再存在这种困扰,他把很多自己对这份线网图的思考融入其中。
设计一张这样的线网图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以人为本」地设计它。也就是说,让线网图具有设计感的同时,使他最简洁地承担最详尽且尽量能使每个使用者易读的交通信息。这是最难的,也是高志涵一直致力于的。
「以人为本」的设计首先来自于高志涵对数据可视化的理解。这一部分很抽象,或许你可以看看后面的v2.0版新特性,就可以理解数据可视化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另外也来自后续的用户评测与改进——高志涵找到了一些“志愿者”,尽量覆盖到每一种人群,让他们提出图中的不足,酌情改进。
这一部分也有李林欣的帮助。他是一个资深公交车迷,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车迷。在一些车迷熟知、而大众难懂的信息上,他会权衡后给高志涵更好的改进意见。
在这次更新后,之后李林欣也会坚持半年到一年更新一次数据。而高志涵的公交图UI不会再有大的变化,只会有数据更新。设计告一段落。
以下就是瓦房店公交线网图v2.0的真身了。
主图(正面)
附录(反面)
免费下载原图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