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亲爸亲妈,而十六年前,在一对老人的迫切要求下,又认下了干爸干妈,他十六年如一日,孝敬干爸干妈,胜过亲爸亲妈。也许一年、两年,人都可以做到对干爸干好孝敬,可他一做就是十六年,若开始时是在坚持,到后来则成为了他的责任,他将干妈养老送终,又在陪伴着健在的干爸。他的孝道力行,彰显了一个孝子的情怀,谱写出一个孝子的篇章,成为坊间脍炙人口的佳话。他叫曲相霖,是一名私营企业者,又是瓦房店幸福人生公益团队的义工,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样为干爸干妈尽孝。
他与干妈有解不开的情缘
今年41岁的曲相霖,是土生土长的瓦房店人,他有一身魁梧的身材,黝黑的四方大脸总是洋溢着憨厚的笑容。年结束了学业后,应征去河南许昌市服役三年,受到部队多次嘉奖,在武汉抗洪抢险救灾中表现突出火线入*,复员后到市房产管理处成为一名工人,又自谋职业,在商业大厦租凭一席之地经销家电。也就是从这时起,他结识了互不相识的一对老人,老人认他干儿,他与干爸干妈结缘。
十六年前六月的一天,一位男性老人领着腿脚不便的老伴来买冰箱,这就是曲相霖后来相认的干爸干妈。一大早就有雇客上门,让曲相霖喜上眉梢,他不厌其烦地向老人讲述冰箱性能、功效如何的好,半小时的讲解谈价,价格定在元,付钱时,老太太手握着钱却迟迟不动,让曲相霖很是纳闷,在他再三询问下,她才含泪道出真情。原来,老人爱吃雪糕,家住农村买又不方便,每次就想多买点冻上,没有冰箱就冻在别人家随吃随拿,时间长了让别人瞧不起。老俩口商量撰钱买个冰箱,不仅冻雪糕,生活中还能常用。好长一段时间省吃俭用攒下元钱,而冰箱价格元,让老人为难,又张不开口再讨价。说到这里,老人又哭诉了儿子因突发心脏病走了一年多,家里只剩老俩口,左邻右舍对他们家不好,不仅瞧不起他们还欺负他们。听完老人的叙述,刚强的汉子曲相霖也眼泪含眼圈,看到老俩口的可怜相,他当场决定元进价的冰箱,以元售价,卖给了老人。两位老人谢过他后,由三轮车夫将冰箱送到潘屯村老人家。
事情告一段落,在曲相霖的心中却掀起了波澜,老俩口的可怜画面,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当天凌晨2点,他突然醒来,似谁在叫他一样,满脑子都是白天老人的可邻相,老人现在在干什么,老人是否在受欺负的幻觉始终在脑海中眩绕,放心不下老人让他无法入睡,抽烟消磨时间到天亮。这时的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老人家看个究竟,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他与两位老人结下了十六年解不开的缘。
做出决定的当天下午,曲相霖联系了送冰箱的三轮车夫,知道了老人家的位置后,买了香焦、鱿鱼、鸡腿等六种物品来到老人家。一进院门,看到的是满院长满一米高的荒草,只有一条过道通向家里,屋中报纸糊的墙壁,破旧的木门,让屋里显得特别的黑暗。见到两位老人,两个小时的唠嗑,表达了他不放心的目的,走时还互留了电话,告诉他们每周来一次,看看缺什么电话说一声就买,谁欺负了电话说一声。此时的他,与老两口还仅是普通的感情,只是出于同情他们而已。
回去两天,两位老人分别打电话说想他,让他回家一趟,他都买菜、打车来到老人家,又是两个多小时的唠嗑后离去。第三天老太太打电话硬叫他去,他答应后,隔一天来到老太太家,老太太突然给曲相霖跪下,并告诉他:“儿子死了,要不到孩子,我喜欢你,给我当儿子吧”。突然的变故,让曲相霖手足无措,他慌忙扶起老人答应说"好,回家问问姥姥、母亲再说。”回到家中,他反复琢磨,认了吧,老两口一家负担太重,又无退休金,将来二老还少不了麻烦,不认吧,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还与心不忍和牵挂着他们。说不出心里是啥滋味儿,问到母亲的态度,母亲说不管,最后曲相霖决定认了干妈,自然就有了干爸,究竟是任何理由答应认干妈不清楚,可能就是处于对老人的可怜和不舍得吧!
他为干妈送终让她含笑九泉
事隔九天,曲相霖与她的父母亲、姥姥一起去了干妈家,在场还有干爸的姐姐、弟弟,他跪地磕头举行了简单的仪式认了干妈,由于家庭困难,干妈仅给了他元作为改口钱。当天的中午在干妈家吃午饭,后来才知道改口钱和中午饭的买菜钱都是借的,是三、四天后曲相霖与干爸在大棚干活时告诉他的,还告诉曲相霖,“外面欠债六万多元,是儿子得病抢救及去世后发送的欠债,不敢告诉你,是怕你走",曲相霖可怜刚认的干爸与干妈说:"别上火,债慢慢还,还不上我帮着还。”他从认了干爸干妈就有了伺侯好老人,为他们养老送终的信念,干爸的话,让他更加对两位老人的可怜和敬重,信念再一次增强。
从认下干爸干妈到干妈去世的十四个年头里,只要干妈打电话就过去,每星期至少3~4次到干妈家,每次去都带些食品和蔬菜,父亲节、母亲节、每年的春节都为二老买衣服和过节的用品;看到干爹骑的老式二八型自行车不行了,花元为干爹买了当时最高档的摩托车,还花元钱,买来水泥、红砖、沙子和方砖将干妈家的门垛重新砌好,换上了新铁门,院内铺上了方砖。儿子将院子收拾的焕然一新,让干爸干妈乐得合不拢嘴。十六年间,曲相霖为干爸干妈共花去现金十万余元,干爸干妈有了称心如意的儿子,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左邻右舍,除了羡慕,再也没有人瞧不起和欺负二老。
年开始,曲相霖接触了传统文化,到他融入到幸福人生团队成为一名义工,让他知道了"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还知道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圣贤教诲,瞻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如果以前认了干爸干妈,是出于对他们的可怜的角度,而今对干爸干妈的孝顺则发生了质的变化,对老人的爱在不断地升华,从内心生发出孝敬好老人,种好干爸干妈这块福田,为自己积福报,干爸也是爸,干妈也是妈,不仅买东西就是孝,还要常回去看看,让他们欢欣。现在去干爸干妈家更频,在城里有自己的买卖,他总是抽出时间就开车到干妈家跑一趟,去总不空手,水果、蔬菜、食品每次换样买。他还用6元为干爸,交了养老保险,更换了住处的所有门窗。常人说,有付出就有回报,二老看到干儿的付出过意不去,每年的春节都给四百、五百元不等的压岁钱,虽然不多,也是老人的心意,还时常惦记着给干儿买件新衣服。在干儿的何侯尽孝下,二位老人放弃了攒钱去敬老院的念头,一心一意扑在儿子身上与儿在一起。
天有不测风云,最难忘的是去年的6月27日,曲相霖的干妈一大早就突发脑淤血,被送到瓦房店三院,干爸给他打的电话,医院,干妈正在做CT。医院工作的亲戚,楼下,楼上的忙呼,医院的四个主任会诊,无奈,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他脑内血管大面积出血,手术就不要做了,已无法挽救。救护车将干妈拉回家中就去世,而曲相霖深知发送肯定要用钱,他驾驶自己的车辆去银行取出两万元钱,随后赶到干妈家。
在干妈的家里,看到躺在门板上的干妈,曲相霖痛不欲生,闻讯赶来的干爸的亲戚,都在问相霖干爸谁打灵幡,亲戚的意思,他有侄儿和弟弟,而他干脆地说:“让俺家相霖扛,平时你们谁来管过我?仅是过年来一次,全是相霖照顾支撑的这个家。"农村有规矩,谁为死者扛灵幡,财产将由谁来继承,干爸放弃了将遗产送给其弟和亲侄的想法,一切都托付在干儿的身上,就这样曲相霖又承担起发送干妈的责任。按曲相霖讲,"他是平生第一次穿上了白色的孝衫”,什么都不明白的他,除了忙头的指点外,他只知道干妈生前常跟他叨咕的,谁家老人过世后雇的吹如何的好,还羡慕别人家的大棺材,羡慕谁家放的鞭炮多,干儿曲相霖都达到了干妈的心愿,为老人雇了在当地的喇叭将,买了上好的大棺材,每箱六盘的大鞭买了20箱,每箱八个的礼炮,拿了22箱,虽然与当下的移风易俗不符,但也是了了干妈的心愿,他让干妈生前欢乐愉快,走时风风光光,九泉之下如愿以偿。屯里的邻居们都竖起了大拇指说:"老太太值了,遇到了这样的好儿子,自己家的亲儿能怎样?何况还是干儿子。”村民们还以为这个干儿子是多有钱的大户,其不知他的干儿子,也是一个工薪家庭、自谋职业、维持着普通生活水准的家庭,还要瞻养自己的父母,与妻子一起抚养孩子。
他夜以继日地陪伴着干爸
干妈走了,干妈真的走了,在发送干妈的葬礼上,他哭的最伤心、最真诚,他睡的最少,而忙乎的最多,他要忙于守灵,还要应酬很多的事情。因为干妈生前对他的好象电影一样,在他的脑海中过幕。他忘不了老俩口买冰箱时因失去儿子、让人瞧不起、受人欺负的哭诉;他忘不了迫切认干儿时在他面前的一跪;他忘不了每次来家干妈高兴的眼神和冷、热与吃饭否的问侯;他忘不了每到春节,干妈都给他揣上"压岁钱";他忘不了每当攒到元就要还6万元的欠债,却想着还要为干儿买衣服。现场的亲生母亲不舍得,让他注意身体,妻子在场嘱咐他不要伤心过度,亲朋告沂他要节哀顺便,但这是14年的感情,怎能说放下就能放下,从一个毛头小伙子认了干妈到现在,有了妻子和儿子,他们都来到葬礼的现场,这是整整14年的感情啊。
送走了干妈,他又把精力放在了干爹的身上,原来形影不离的老俩口,剩下了孤零零的干爸,他怕干爸孤单,还怕干爸想不开,他就白天晚上一直陪伴在干爸的身边。白天有活儿就陪着干爸干,晚上与干爸睡在一铺炕上,陪爸唠嗑。经营的店里有事,他就驾驶自己的车,拉上干爸处理完后在一起回来。祸不单行,当干妈烧七期时,干爸的脚趾骨折不能活动,只能在炕上静养,他每时每刻守在干爹的身旁,端屎、端尿、做饭、洗衣服,伺侯了一星期,直到老人能活动为止。这些活是一个大小伙子干的吗?但曲相霖都干了。就是这样,在干妈过世的百余天里,曲相霖始终在农村陪伴在干爸的身旁,直到老人心情平稳。现在他也是雷打不动的每周两天陪干爸,周五驾车到干爸家,周六周日两天陪老人唠嗑,帮着干活,爷俩的感情深到什么程度,老人的这句话就足以说明干爹对曲相霖的信赖,干妈走后,很多人都为他干爹介绍老伴儿,他说:“俺只有相霖就行了,别人谁也不找。”
他为自己定下了永久性的规划
干妈活着时与干爸省吃俭用,家里有一个蔬菜大棚,攒下了两万多元钱,打算在年岁大时,去敬老院养老。干妈走后,干爹把希望和晚年都寄托在相霖的身上,他说:“不用攒钱,也不用去敬老院,上岁数了,相霖肯定能管我。"他还将这两万元钱和干妈的大病保险过世后的3万元,让曲相霖存上,并要与相霖去公证处公证立遗嘱,这些钱和干爸的保险受益人与房产都公证给相霖,曲相霖没有答应,还说服老人以后再说,这是16年来爷俩相处的结晶,没有血缘关系的爷俩有着胜似血缘关系的亲情,20多岁的小伙去到干爹家,现在已是近40岁的中年人,日积月累的感情怎么说也无法让人说透,干爸也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和亲侄,但他想到的是干儿相霖,笔者写到此都感动的流泪。
提到曲相霖的妻子王娜娜,孝敬干爸干妈的*功章,有相霖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对丈夫的所为她大力支持无怨无悔,丈夫什么时候去干妈家,或用在干妈干爸家的钱上,她重来未说过一个"不"字,经营店铺和照顾孩子,大部分都落在了妻子的身上,干妈葬礼上妻子和孩子也身穿着白孝衫,看到丈夫的悲伤和忙乎,她着实不舍得。提到曲相霖的母亲,她对相霖孝敬干爸干妈非常的支持,她用瓦房店的方言说:“相霜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对干爸干妈都这么孝顺,对我们更不能二五眼。"也正是如此,他伺候干爸干妈的同时,也没忘记孝顺生身的父母。
五年前,因为家电行业不好经营,曲相霖就与妻子一起在共济大街租房改行经营意大利蛋糕店,虽然现在的买卖越来越不好做了,但是对干爸的关心和照顾比以前更细心周到了。问到曲相霖今后有何打算,他说:“我没有华丽的誓言和豪迈的壮语,但有一个永久性的规划,当自己的父母和干爸的年龄都高时,将他们三位老人接到一起住,照顾也方便,互相也有伴,让他们安度晚年,这是我与妻子的心愿。”这就是一个能十六年如一日,孝敬干妈干爸孝子的心声。
王成斌文字
吕忠彬摄影报道
瓦房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