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的临近,酒店业迎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旺季之一——暑期。然而,年的暑期对于酒店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年的酒店供给大幅回升,预计年中国酒店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亿美元1;暑期国内旅游市场保持稳步增长,境内酒店、机票搜索热度均同比上涨20%以上2。从预订数据看,上海、北京、成都、广州、西安、乌鲁木齐、杭州、重庆、南京、深圳是暑期国内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尽管今年的旅游市场经历了复苏,但从酒店行业大盘来看,根据国金证券数据,今年Q1、Q2的国内酒店整体ReVPAR同比分别下降了9%、12%;ADR同比分别下降了3%、8%,中国酒店业正经历一段调整期。
在经历旅游需求的报复性反弹之后,市场整体需求的回落给酒店投资者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时刻,如何设计差异化的产品、实施精细化运营,以及在需求下降与激烈竞争并存的市场环境下寻找生存之道,成了投资者们的头等大事。
而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次方点评也邀请到了几位热门城市酒店投资者,一起深入对话,探讨年暑期酒店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力点。
价格战不可取
专注产品和运营
我是华中区域的投资人,主要聚焦湖南区域市场。目前的暑期酒店市场确实不太好,也出现了一些低价竞争的情况。但在我看来,价格战还是不可取的。
一是价格战会导致流量流失。即便价格下调,生意的提升也未必尽如人意,因为竞争对手同样也会这样做。
二是在酒店运营中,消费者还是看重性价比。除开价格因素,情绪价值、服务体验这类东西还是会更有价值一点。那么我们这些酒店从业者,还是应该把产品和运营做好,切实把握市场需求。例如更整洁的客房、更高的好评率和更热情的前台服务等等,在做好拓客源的同时加强情绪价值;以及目前的客群中,自驾游和亲子游的需求会高一些,我这块的消费者会更以价格为导向去选择酒店,因此要做好性价比的把控。
沉下心、慢慢做
长期主义应对趋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的趋势可能会持平甚至更差。政策的不利影响、旅游需求的常态化以及市场对价格的高度敏感,构成了当前旅游业的三大挑战。假日出游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日常周末乃至小长假踏上旅程,现在可能都没有旺季之分了,呈现出一种常态化的“平季+淡季”状态。
但这也意味着投资人们更应以一种长期主义的心态去做好自身,深耕细作,专注于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一是适当调整价格。比如说你的产品还稳得住,沉下心来以后把服务做好,价格可以适当调一点来应对竞争。
二是调平心态,细水长流。对于那些前景不佳的项目,有些时候要该断则断;有些可以改进的项目,果断转型或升级改造,对现有设施进行翻新,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在酒店业长久经营。
三是跟上市场变化,注重软件服务。酒店服务毕竟还是刚需,但目前的市场也在不断变化,过去主要是商务客户,以标准化的硬件设施吸引顾客。现在更多地依赖于软件服务和情感价值,甚至是通过打造网红打卡点来增强客户的体验感。
行业竞争激烈
位置与品质决胜
我主要投资华东、华中、西北这几块区域,当前暑期市场波动较大,在我看来有两大原因:
一是经济转型与复苏背景下的市场调整:目前国家正处于转型期,商业地产过剩,大量闲置物业出现,被迅速转化为酒店项目,加剧了市场的供过于求现象。
二是酒店行业内部竞争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口罩管控解除后,市场迎来新一轮开店热潮,特别是同品牌在同一区域的重复布局,加剧了局部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大型酒店集团和国际品牌的强势入驻,凭借其会员系统和多品牌策略,进一步压缩了市场空间,尤其是对中小规模的酒店运营商造成了压力。
我在宁夏的酒店受旅游下滑和品牌竞争影响,预算完成率才70%,挑战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在我看来,无论行业竞争如何激烈,酒店的根本竞争力始终归结于其整体产品力,在这其中,位置与品质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要素:
位置上:我有家酒店的选址很好,周边有公园、豪华购物中心和地铁站,开车上高架去机场高铁站都只需十几分钟。这种不可复制的位置优势,让我们在市场中独树一帜,无需卷入低价竞争的漩涡。
品质上:同时,酒店提供优越的物业条件和便利设施,如地下停车场和直通大堂的电梯,给客人舒适的入住体验;在我投资的某个三线城市酒店中,尽管同品牌竞争激烈,但我酒店的房间面积最大,比同品牌的大10个平方,所以我的RevPAR能做到竞争对手的两倍,而我们的距离仅1.5公里。
审慎投资、理性评估
注重可持续和长期价值
我对当前酒店业前景持谨慎态度,市场趋于饱和,供应商竞争也很激烈;部分市场虽有亮点,但优质物业价值高昂,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巩固现有门店,比如在这个暑期市场里,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
一是调整价格策略,适度降低预期。比如说原本七、八月份的预期adr可能是或,那今年下降预期,做到、也可以。
二是拓宽客源,发掘潜在合作机会。例如以往较少考虑的客户群体,像稍低价的旅行团、旅行社,今年也会陆续接触,逐步拓展合作关系来适应市场。
三是缩减成本,精益运营。我会实施成本控制,如精简人员、外包财务管理等,降低支出。
最后我认为还是要谨慎,不盲目跟风。在考虑物业投资时,要评估物业的购买或租赁成本、租期、改造需求及物业的实际情况。同时,物业的地理位置、所在城市的商业环境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我建议同行们在做出决策前,要考虑到投资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毕竟,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短期的盈利,而是要实现长期的资本增值和投资回报。
整体市场需求下降
差异化运营提升竞争力
我是华东区域的投资人,目前既有自有酒店品牌,也投了一些连锁酒店。据我观察,今年暑期酒店市场相较于去年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能力降低了。不过在这样的趋势下,我投资的这几家酒店的业绩整体还是比较平稳的,这也归功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针对假期时段提前布局,个性化软装改造
以往我们的双床房配置的床铺尺寸均为一米二,在先前的翻新中,我将之改造成了大小床的组合——1.8米大床+1.2米小床。普通营业期的房型名是“商务房”,而在暑期来临之际,确切地说,在端午前,我就预见到了暑期亲子游的市场需求,提前对酒店的房型进行布局,将这些房间改名为“亲子房”。目前为止,我的酒店的亲子房在所有房型中的价格是最高的,溢价能力也是最强的;而在后续的假期中,我也会灵活调整策略,如暑期后,亲子房将转回商务房,国庆时再调为亲子房,最大限度地提升收益。
此外,我相信细节往往决定第一印象。因此在装修翻新时,我更换了旧窗帘,确保它们平整如新,让客人在踏入客房的时就有舒适体验;并且借助携程、美团等平台的图片展示,让客人在预订前就能对酒店有直观的了解。
二、加强网红打卡优势,新增车位和充电桩
我在南京的酒店有面涂鸦墙,近年来的网红打卡热潮也让我重视起了“网红经济”的潜力与价值。我与设计师团队合作,将南京的文化和桔子酒店的品牌特色巧妙融合,兼具艺术和实用价值,打造了独具我们酒店特色的网红打卡点。同时为了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我们推出了一项特别活动:无论是路过的客人还是住店的客人,只要以这面网红打卡墙为背景拍照并分享到朋友圈,定位在桔子王府大街店酒店,我们就会赠送一份小礼品。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客人带来了乐趣,也为我们的酒店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
目前自驾游出行的人群越来越多,也让我捕捉到了潜在商机——老酒店的竞争力有限,增加车位和充电桩可以形成酒店的独特优势。我将一楼的空间空出来,做了大概15个车位,在此基础上做了2个快速充电桩。目前的投资与收益分析如下:
初期投入:安装2个30千瓦充电桩的总成本为44,元。
运营成本与收费:电费成本约为0.7元/度,而客人支付的充电费用为1.5元/度,扣除平台手续费及其他开销后,利润率可达40%。
盈利模式:除了直接的充电服务收入,充电桩还起到了吸引自驾游客源的作用,特别是在暑假期间,为酒店带来了额外的客流。此外,充电桩的运营采用预存后自动返现的模式,当余额超过3,元时,系统会自动结算,确保资金流的稳定。
挖掘潜在增长点
在风险中稳健前行
尽管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但我很认同一句话:别人亏30%,我亏10%,最起码我就比别人多一点机会。未来我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