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访谈网》大连刘洋/文刘斌善刘胜勇/摄
尚和合,求大同。中华五千年文化是一块瑰丽的珍宝,在中华大地上放射出绚丽的光芒,它有着迷人的魅力和魔力,让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竞折腰;也有着极强的感召力和号召力,吸引着众多收藏家为之疯狂。
张卫东,这个响亮的名字,是大连瓦房店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是瓦房店市地方文化保护、发扬和传承的家喻户晓的收藏家,他经营的博厚堂,座落于瓦房店市辽南古玩城,是一所有着丰富的地方文化色彩的民间博物馆。这所博物馆收藏着复州横山书院三张两徐的作品百余件,它们有着二百余年的历史,却保存得非常完好,而这些品相完好的墨宝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那个年代,我们的先人的心境与风骨,更激励着我们后人踏着先人的脚步,一路传承,把中国辽南乡贤文化的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博物馆里还收藏着很多的木器、瓷器、书画作品,每一件藏品都蕴含着繁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内容。张先生每每介绍藏品时,都滔滔不绝,声情并茂的讲解着,仿佛这些藏品是他的儿女们,每一件都饱含深情,宠溺有加。
张卫东先生收藏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不仅要收集、维护,还要保藏、保存。几十年如一日,一如既往地对中国古文化的痴迷,甚至有时候为了一件藏品不远千里,三顾茅庐。而他辛辛苦苦寻觅来的藏品绝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将这些彰显中国特色文化的古董在他的博物馆里供人们免费观瞻,从而产生融汇渗透,成为人们的文化给养,精神支柱;成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厚积薄发的力量之源。
张先生在收藏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不断研究,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孜孜不倦地参研古文化知识,与同行们互通有无,总是谦虚内敛,张驰有度,让人敬仰。在他的博厚堂里,我们看到他摆放着厚厚的古文化书籍的条案,上面摆放着精致的文房四宝、古代笔搁,都承盒和他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作品也自成一家,丰厚雍容,气韵灵动,峻宕雄伟。
最重要的是张先生是一位默默耕耘、默默奉献的人,他总是在默默地努力着,收藏着,不求回报,脚踏实地,从容不迫,波澜不惊,从收藏中来,到传承中去。他建设经营的这所民间博物馆——博厚堂是一个博学丰厚的文化窗口,最好的诠释了辽南乡贤文化的本质与内涵,通过这里,让瓦房店的地方文化着实地走进老百姓的视野,扎实地推进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张卫东先生在经营这间博物馆的同时,用大同大爱的心境,从事着瓦房店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工作,他以博厚堂为契机,向全社会免费展示辽南乡贤文化,让老百姓用智慧的双眼去观赏古文化,用睿智的头脑去揣摩古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向全社会渗透收藏的价值与传承的意义。与此同时,张先生还主持着文化观摩、座谈交流会等瓦房店市收藏家协会的日常工作,大大提升了收藏界的专业品味,升华了收藏界的艺术境界。从而使瓦房店市收藏家协会在瓦房店市,甚至是辽南地区都是一个影响力深远,具有感召力,凝聚力的民间组织,对古文化的收藏,保存、传承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博厚堂是文化风貌与文化内涵、美学情趣与美学追求,价值尺度与价值取向的凝聚,让我们领略着瓦房店的百年变迁与文化传承;激发着人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着“和合文化”的融会贯通、一脉相承。同时张卫东先生也是推动地方文化收藏,维护,发展,脉脉相承的典范。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位收藏家、保管员,让我们寻着博厚堂张先生的足迹,做一位文化内涵的收藏家,当一个文化传承的保管员,承上启下,让中华五千年文明更加的璀璨夺目,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