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 在全国人民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初始,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已正式颁布出台,从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自此,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有了法律武器,开启了依法治欠的历史阶段。
农民工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伴随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历史现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说,拖欠农民工工资高发多发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欠薪问题成因复杂,且由来已久,已成为顽疾,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条例》正是在总结以往治理欠薪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聚焦导致欠薪的成因和主要环节,设计了一整套制度措施,力争使之成为治理欠薪的治本之策。
《条例》具有鲜明的立法意向
开宗明义明确《条例》是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而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的高度重视和真切体察。农民工背负着家庭的希望,承载着养家糊口的重担,背井离乡,通常干着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苦、脏、累、险工作,流出的汗水与辛苦是城里人难以承受的。保护他们的利益,特别是捍卫他们最为基本的劳动报酬权益,是我们的政策基点,关乎到民生民心,这是最大的政治。
《条例》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
欠薪顽疾顽在哪儿?多年的治欠实践表明,工程建设领域是欠薪的重灾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垫资施工、违法分包、层层转包的建筑市场乱象,工程款与工资混杂、不按月结算工资等工资支付乱象,共同构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欠薪顽疾成因。针对于此,《条例》明确了工程款担保制度、建筑工程项目工资分账管理制度、实名制、总包企业工资代发制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旨在打造工资发放的绿色通道。
《条例》具有明确的法理思维
《条例》立足于以往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又不拘泥于以往的条文成规,系统总结了多年来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经验做法,瞄准导致欠薪的根源性问题,指出了既基于劳动关系又有所突破的治理框架,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体现了立足现实的治理思维。比如,《条例》既规定了合法用人主体的工资支付责任,又明确了实践中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单位招用农民工欠薪的,依然具有清欠工资的责任与义务。再比如,在工程建设领域,用人单位具有支付工资的主体资格,同时也明确工程总承包企业有代发工资的责任,这也是基于治欠实践作出的现实考量。
来源:瓦房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原标题:《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